扒一扒胰腺癌会爱上谁
Tellgen
2017-11-23 09:40:46 阅读量:7428
胰腺癌(PC)是最为“阴险”的癌症之一,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发生症状时基本已到了进展期。因此80%的PC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,导致胰腺癌致死率常年居高不下。如果患者在浸润癌早期或者PanIN-3期被确诊,将显著改善患者的存活率。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无症状期进行筛查,然而胰腺癌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并不高,又缺乏兼具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,所以大规模正常人群的筛查不仅花费昂贵,而且收效甚微。因此,在进行胰腺癌筛查时,必须确定谁是胰腺癌高风险人群,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从筛查中获益最大。那么,谁才是胰腺癌最为青睐的人群呢?
遗传性胰腺癌综合征大大提高发病风险
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致癌遗传性因素主要为遗传性综合征,导致近20%的家族性胰腺癌病发。遗传性综合征主要包括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和遗传性胰腺炎综合征。常见的胰腺癌综合征包括黑斑息肉综合征(P-J综合征)、家族性非典型性多发性痣-黑瘤综合征(FAMM)、遗传性乳腺-卵巢癌(包括BRCA1和BRCA2突变)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(HNPCC)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P)。这些综合征或多或少都可增加胰腺癌的风险:FAP、BRCA1和BRCA2突变人群的胰腺癌相对风险增加并不高(小于5%),而FAMM(终生风险16%)或P-J综合征(终生风险36%)患者的胰腺癌风险则大得多。慢性胰腺炎综合征也是导致胰腺癌风险增加的强力因素(70岁时胰腺癌风险高达40%)。
中年突发糖尿病,警惕背后隐藏胰腺癌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国内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增加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捷教授说,近年来发现与其他疾病病人相比,糖尿病人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,特别是无家族史、55岁以上初发的糖尿病患者,3年内胰腺癌发生率较高。
美国两项互补性研究检测了642名PC患者中的DM发生率,发现几乎一半的PC患者在确诊时伴随DM,且绝大多数(75%-88%)的DM为突发糖尿病,即发现DM后24个月内就被确诊为胰腺癌。而其他研究发现突发糖尿病患者的PC风险更高,Rochester等人发现中年新发(大于50岁)的糖尿病患者在3年间发展为胰腺癌的风险几乎是正常人的8倍,而突发DM患者中的PC发生率为5.2%-13.6%。最近研究表明这些伴随DM的胰腺癌患者,在糖尿病开始时如果能进行确诊,几乎都有手术治疗机会。所以50岁以上突发糖尿病的人群属于PC高风险人群,也是目前临床认可的SPC的靶向群体。
除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外,孕妇妊娠期糖尿病也会引起10年后胰腺癌的风险增加。“糖尿病人虽然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,但也不代表都会发展为胰腺癌。临床指出胰腺癌相关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2型糖尿病类似,但也有自己的特点:(1)发病年龄相对较大,常大于60岁,女性多见;(2)基本无糖尿病家族史;(3)无“三多(多尿、多饮、多食)”症状,但短期内体重下降较明显;(4)起病时常有腹痛或腹部不适感;(5)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,尤其是高脂血症相对少见;(6)肿瘤标志物CA19-9、CA242和CEA常有异常。
生活状态也能改变胰腺癌的风险
除了上述高风险因素外,还存在一些影响较低的风险因素,但数量偏多无法作为常规的筛查指标,但这些因素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胰腺癌风险,值得大家在平时生活多加注意:
吸烟:研究证实吸烟是胰腺癌的独立风险因子,吸烟人群胰腺癌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1.5-3倍。且发病年龄提前了10年(59岁VS 69岁)。而如果戒烟超过15年,胰腺癌的风险又下降至普通人群水平。
年龄:PC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,75%的患者确诊时年龄为60-80岁之间,很少有50岁之前的患者。
种族:PC在美国黑人中发病率高于白种人,可能是因为社会因素和吸烟状态。此外,PC似乎更为青睐犹太人。
慢性胰腺炎:慢性胰腺炎可增加PC风险,尤其是这些吸烟或伴随DM的胰腺炎患者。
长期糖尿病:DM与PC关系复杂,长期DM是PC的一个中等风险因素(相对风险为1.5),突发型DM常常是PC的先兆。从筛查角度来讲,长期DM患者应归为PC高风险人群。
饮食:高肉类、煎炸食品及亚硝酸类食品可增加PC风险,蔬菜水果有助于远离胰腺癌。
血型:美国一项针对107503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血型也可能与胰腺癌风险有关,研究发现非O型血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偏高,其中A型血较B型血风险要低一些。
BMI:北美及欧洲1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BMI也可能增加胰腺癌风险(BMI<25,相对风险为1.02,95% CI:1.01-1.03),而肥胖(BMI>30)人群胰腺癌相对风险升高至1.19,尤其是腰腹部位肥胖人群,相对风险达到1.45。
过敏:一项临床控制研究发现过敏史可降低胰腺癌发生风险。而另外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有花粉过敏史的胰腺癌患者死亡率更低。
上述人群都是胰腺癌最喜欢光顾的人群,也是临床上胰腺癌筛查需要甄别的高危人群。因此这些人群在日常的生活中,需要注意身体的异常信号,以便及早发现病变,提高生活质量。
本文为Tellgen原创,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
参考文献:
1、Kenner B J, Chari S T, Cleeter D, et al. Early Detection of Sporadic Pancreatic Cancer[J]. 2015.
2、Chakraborty S, Baine M J, Sasson A R, et al. Current status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sporadic pancreatic cancer[J].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(BBA)-Reviews on Cancer, 2011, 1815(1): 44-64.